6月8日下午,國際學院召開2012年課程負責人研討會,盧福財副校長出席會議并做重要講話。教務處處長陸長平、國際學院院長楊慧以及各課程負責人等2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教學副院長陳衛東主持。
楊慧院長首先介紹了此次會議召開的背景與意義。國際學院經歷了十年的辦學歷程,隨著學院的發展壯大,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管理中、強化學習過程考核、激發學生學習潛能等方面顯得尤為重要。我院課程負責人管理團隊在增進師生溝通、促進教學相長、提高教學質量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會議就國際學院課堂教學管理實施細則、課程負責人工作條例、學生助教工作條例等討論稿征求了意見,根據新形勢下國際學院教學管理的新要求和學院出現的新情況,課程負責人暢所欲言,集思廣益,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盧福財副校長指出國際學院是我校的一張亮麗名片,在學校本科教學改革試點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他分析了國際學院在辦學定位、管理機制、學生差異性及教學組織多樣性等方面的特殊性,提出確保國際學院這張名片越來越亮麗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共同的目標,學院全體任課教師都應該站在學校的高度理解和思考這一問題。盧副校長強調學院教學管理應體現“突出質量、以好帶差、讓好的更好、差的不差”的主導思想,并在課程體系設計、學生動態分級管理、考試改革、教學過程監控、雙語教學水平提升、加強教學服務等6個方面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寶貴建議。
陸長平處長對國際學院十年來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新形勢下國際學院教學改革方案給予了高度認可,認為改革的核心是引導學生平時自主學習,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滿足學生知識需求,明確了教師是課堂第一負責人,要注重和強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環節考核。
2012年國際學院迎來建院十周年,學院以此為契機,全面啟動了“國際十年教學系列研討”活動。學院還陸續開展了外教語言課程、英語精讀課程、學生助教工作等一系列主題研討, 據學院國際化辦學教育需求,積極探索,與時俱進,勇于創新和改革,進一步推進課程建設和學院教學發展。
圖文:國際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