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校園,雖說是學習的好地方,但也是在每個學期末的時候最有氣氛,行色匆匆的男生女生,全是為著“難得一遇”的期末考試,圖書館人滿為患、自習室座無虛席,有些同學甚至連晚飯時間都不舍得抽出來,直接自帶干糧就地解決。天剛亮就爬起來,到半夜才上床睡去,如此皆為能夠在考試周內好好發揮,取得滿意的成績作為自己一學期以來勤奮努力的見證,還能在回家后看到父母臉上欣慰的笑容。
作為一名大學生,考試雖然不如中學生那般頻繁,但也是我們大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許有人覺得那只是跨入大學大門之前學校和老師檢驗學習及教學成果的方法之一,現在進入大學早已經換了一種學習方式,不再需要這樣子的方式來進行審核,因而平時不把學習放心上,只顧著培養自己的興趣,到考試臨近時才覺得著急,臨時抱佛腳時才發現一個學期的知識不是一時半會兒能掌握好的。有些同學就只得認了,暗自發誓下學期一定不能再耽誤了學習,這倒還不算太晚,只要認識到了錯誤并立刻改正就已經算是很大的進步了;而另外有一些人卻自以為聰明,快考試了不認真復習,卻想著怎么投機取巧,不用努力學習只靠考試時候的小動作便能通過考試,甚至取得不錯的成績,而最后只能是在良心受到譴責的同時還要受到學校規章制度的懲處。
對待考試,首先想到的應該是“誠信”二字。誠信,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惟誠可以破天下之偽,惟實可以破天下之虛”,這一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在大學考試中同樣適用。誠信,是為人之本;誠信,是社會之基。還記得“掩耳盜鈴”的故事嗎,心存僥幸心理進入考場的同學正如同故事中自欺欺人的盜賊,結果只能是令人失望的。小則記過處分,大則被勒令退學的警示牌年復一年掛在那里,但就是有人禁不住不勞而獲的誘惑,壯著膽子要去趟那攤渾水,最終自食惡果。一個人,如果連自己也不能坦誠相待,那又如何期望能夠在今后的生活中挺直腰桿,面對自己、面對生活呢?然而,就是在這樣的三令五申下,所謂投機取巧、以小動作而得利的誘惑仍舊吸引著一小部分同學踏上錯誤的道路。結果輕則取消考試資格,浪費時間和精力;重則直接被勒令退學,就算有心認錯也再無改過的機會。因此,學校、老師一直不厭其煩地重復著誠信考試的重要性,特別強調同學不要以身試“法”,實在不忍心看著自己的學生走上這樣一條不歸路,因為這不僅關系到同學自身的前途,更影響到家庭的和諧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這毫無疑問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引起重視并行動起來,使情況呈更為良好的趨勢發展,從而真正達到誠信考試的目標。
所謂國際學院,正是教學、育人皆面向國際化,考試雖然只是其中一個很小的方面,卻能夠反映出學院乃至整個學校的全面情況及總體素質。我們不僅要從整體上提高考試的誠信度,同時也要從個體著手,爭取做到杜絕每一次非誠信行為的發生。因此,誠信考試應作為一個信條,深入到每一位同學的心中,讓我們自覺遵守、用心領會,成為江財國際一道傲人的風景。
09國金2 肖雅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