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這個詞似乎伴隨著我們的一生。生活中我們總在面臨著大大小小的考試,入學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試,國考,工作筆試,面試……我們的生活因挑戰而充滿未知,也因挑戰而精彩萬分。在人生的考場中,我們經歷了冬的荒涼,春的燦爛,夏的耀眼,秋的深沉。每一次的考試,是一種歷練,更是一種如田地的農民在卸下一季的疲勞后在燦金的秋日捧著累累果實的喜悅,是一種人生的升華。而我們手中捧著的究竟是沉甸甸麥穗還是眼中掉落的失落的眼淚,完全取決與我們在這場考試中的態度與決心。
說起考試,我想到了一個小故事:一個教室的鐘壞了,每次有東西撞它它就會走快五分鐘,學生們上課的時候老是用粉筆丟它,教授從不言語,只是依照鐘面上的時間下課。期末考試時,學生們在奮筆疾書著搶時間回答問題,而教授呢,他拿著黑板擦在教室后面丟鐘玩。有一句話始終給我力量:我從不擔心我的努力得不到回報,只是擔心那些比我優秀的人更加努力。在考試的“戰場”上,做好充足準備的人是從來不會擔心考試在掌握的范圍之外,他們擔心的是這場考試能不能使他們的優秀得到最大的發揮。偷偷向時鐘丟粉筆的學生們,此刻的他們內心又是作何感想呢?是懊悔不該讓教授知道鐘的秘密?是遺憾昨晚通宵“預習”得不夠理想?還是真正在內心自責平時的墮落?每個人的感想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唯一了解的是,考試是一面鏡子,如果你尊重它,認證對待它,它會報之以微笑;如果你只是敷衍它,甚至欺騙它,它會讓你品嘗到后悔的滋味。
考試,是一場與自我毅力的斗爭,也是一場誠信與榮譽的博弈。在許多人看來,平時游戲人生,期末“天時地利人和”就可以圓滿完成任務,殊不知當你欺騙了它,得到的后果將使你追悔莫及。一名留學美國的優秀畢業生,拿著名牌大學的證書求職卻屢屢碰壁,并不是因為他不足以勝任那些職位,而是他在誠信的考試中被判了不及格。美國的地鐵公車管制的并不是很嚴格,所以這位“聰明”的學生總是逃票,但是一旦隨機查票被查出你逃票,就會記錄到誠信檔案中。這位畢業生竟有兩次不良記錄,要知道,被抓到逃票的幾率是百分之幾,在這么一個注重誠信的過度里,這當然是不能容忍的。那些被我們輕視的小小細節,最終決定了我們的成敗。一旦誠信的砝碼失衡,道德的標準也將扭曲,無論你有多么優秀,誠信這道道德的底線永遠是你不能逾越的。
我們學校始終將誠信列為第一位,我們有各種的獎勵措施,各種的激勵機制。但是,如果你在某一場考試中作弊了,那么對不起,這一切與你無緣。也許你認為這對你的影響并不大,那么一個個被退學被記過被警告的事例應該能觸動到你吧。誠信考試并不只是一句口號,它是我們行為的底線。誠信是道路,隨著開拓者的腳步延伸;誠信是智慧,隨著博學者的求索積累;誠信是成功,隨著奮進者的拼搏臨近;誠信是財富的種子,只要你誠心種下,就能找到打開金庫的鑰匙。
誠信是墨子眼中的“言不信者,行不果。”艾琳•卡瑟堅信的“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孔子推崇的“民無信不立。”高爾基堅守的“人類最不道德處,是不誠實與怯懦。”大仲馬體悟的“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莎士比亞奉行的“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自己要誠信。”孟子感悟的“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亦是裴多菲堅守的“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而我眼中的誠信是一種力量的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人生是一場考試,誠信是考試的鏡子,希望它能一直反射出人生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