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自古以來,誠信便與考試形影不離,正所謂:“誠信做人,誠信考試”。作為一名學生,對誠信考試這一詞組并不陌生,仿佛天經地義一般,誠實守信是考生對考試的一個鄭重承諾,是基本準則,更是以德為先這一做人標準的必然要求。
曾經有人說過:“這世上只有兩種東西能深深打動人心,一個是我們仰望的燦爛星空,另一個便是我們心中崇高的道德”。那些我們曾經銘記于心的道德法則,而今,有些卻需要我們再次呼喚,誠信就是其中之一。孔子曾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其意思是:人如果不誠實,不知道他還有什么事能做好,可見,在孔子看來,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治國如此,其他事何嘗不是如此呢?如果得不到別人的信任,什么事都辦不成,事無大小,都是如此。信任是相互的,要得到別人的信任,首先就要自己講信用,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要求。
又如法國著名作家莫里哀所言:“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他的財產更重要”。君子一諾千金,一個信守承諾的人要比一個財富萬貫的人要受人尊敬得多。誠信是一個人最光鮮亮麗的名片,同時也是需要我們用盡一生去詮釋的高尚道德品質。
還記得那年夏天,高考考場上的種種情形仍歷歷在目。那時的我們,都懷揣著對夢想的執著之心,沉著應對人生當中第一個具有轉折性的巨大挑戰。誠信在我心,這場重大的考試讓我深刻體會到誠信考試有多么重要。誠信考試不僅僅只是你在考前簽下的那一紙承諾書,更是你在考場上充分發揮自己水平,踏實答題的一顆定心丸。倘若在你踏入考場的那一刻,未將“誠信”二字謹記于心,而是存在僥幸心理,那么,這場考試,還未開始,你便已認輸!
無論是處在戰亂年代,還是和平年代,誠信都是人文精神面貌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和平年代,這一品德更不能被忽略甚至被人們漸漸遺忘。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經歷了寒窗苦讀數十載,考試可謂是如影隨形,伴我們走過了無數的春夏秋冬,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可謂是家常便飯,而應試能力也成為了我們每個人都應必備的能力之一。但是,在形形色色的考試中,“誠信”二字似乎已漸漸被廣大考生所遺忘。
考場不僅是校園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在社會生活中,人生的考場無處不在。曾有一則社會新聞報道,八十歲的老奶奶摔倒在地,居然無一人上前攙扶,眾人的觀望眼神何嘗不是當今社會大家面對生活考場的一種態度?人與人之間的互相信任度正在減弱,誠信意識日漸淡薄,甚至流失。
在校園里,我們提倡誠信考試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誠信考試,踏實學習。知識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而不是臨時抱佛腳的沖動。讓我們攜手,共同營造“誠信考試光榮,違紀舞弊可恥”的考試氛圍,維護知識的尊嚴!用扎實的知識,堅強的意志,求真的態度向自己、向父母、向老師呈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不僅如此,人生也是一場考試,完整的考試。你做好了學業這題,未必能做好事業這題。因此,“誠信”二字不僅僅是考試必備,更應成為我們人生規劃中的重要尺度。讓我們銘記“誠信”,信守諾言,做一個堂堂正正的江財國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