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十年,原本以為寫篇文章定是洋洋灑灑、意猶未盡,沒曾想自己落筆之時卻筆拙語塞。恐怕是因為對國際想說的太多,一言難盡,而一時間線路超載、短路阻塞了吧。
鄭老師說從“助理班主任”的角度寫寫,給我點了盞明燈、指了個方向。
第一次接觸到“助理班主任”還是在2007年剛入學那會兒。那些年,哥還是大一新生(我又無可救藥的傷感了一把);那些年,班上還有對應的助班;那些年,我懵懵懂懂,傻了吧嘰……報道第一天,我收到了寫著班主任、助班名字和聯系方式的紙片。當時對“助理班主任”啥概念木有,第一次接到劉澍學姐(我的第一位助班)的電話, 秉承著尊師重道傳統美德的我立馬“劉老師好,劉老師好”,懵懂了半天才反應過來,噢,原來助班不是老師,而是長我們幾歲的前輩、學長學姐。
希望這個故事是個有趣的opening.
對于剛剛離開高中的中規中矩,來到大學的自由自在的我們,助班給予了極大的幫助。體育課修什么需要自選,考試的形式也和高中相去甚遠,再到后來從一本小冊子里尋找選修課,這些地方都是助班comes in handy之處。(會不會有些“利用”的嫌疑,哈)而我是個勤學好問的娃子,在這類問題上有困惑必定會給助班打電話。在這里要向我的兩位助班@劉澍@雷欣文致以最誠摯的感謝,那些年,多有叨擾了。(什么,這里沒有辦法@的么!?開玩笑的~)
行走江湖的我知道一個道理: My fellow Americans, 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說人話!叨擾了別人那么久,就必須知道感恩回饋,把欠下的還上才行。于是,我立志要當助班!故事講到這,@鄭赟老師@09國金2班。感謝鄭老師指點和幫助,作為助班的我只是依附于09國金2這棵大樹上的一片樹葉,樹木的茁壯才有枝葉的繁茂。助班是我大學四年最美好的經歷之一。
十年國際、十年輝煌。作為一名剛剛畢業離校的國際學子,有沒能在校經歷十年慶典的遺憾,但更多的是祝福和許愿。對于助班這個角色,希望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學子加入到這個集體中來;對于大一大二的娃子們,可別讓你們的助班過得太Easy了,去虐他們吧,我相信他們一定是滿懷熱情充滿期待的。因為即使再多的辛苦,這也是一份值得我們努力的事業、值得我們自豪的經歷、值得我們珍惜和懷念的記憶!
07國金4
伍凌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