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喜歡單曲循環著《老男孩》,聽著他們用滄桑的歌聲訴說著對于青春逝去的不舍與無奈。這個時候我就在想是不是我現在開始感傷我的青春,那么等到青春逝去的時候那種失落就可以減輕一些呢?是不是我現在看著那些師哥師姐拍出的畢業季DV為他們的青春逝去而流淚時,等到明年的夏天我要和大學生涯告別時我就能夠沒有遺憾微笑的離去呢?
時間就像指尖的流沙,越想將它抓緊,它越容易流逝。不知不覺之中就已經來到了大三,仿佛帶著濃濃期待以及小小不安的那個在烈日下等待著報名的我就在眼前。但是而今,我也充當過引導新生的學姐,也被充滿好奇心的新生不斷問著學校的情況,再一次走一遍報名流程時心里會默默的想著希望他們也能感受到以前那個學姐對我的照顧。轉眼間,已經站在了大學生涯的尾巴上,有點措手不及。
什么時候起,在聽到有人叫學姐會不自覺的回頭。什么時候起,學長學姐的字眼被越來越少的提起。是呀,是什么時候起我不在是那個喜歡問十萬個為什么的學妹而變成了解答各種問題的學姐了?也許是在自己終于經過SWOT分析后在出國考研考公務員就業中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就業的時候;也許是在自己經歷過考試的失敗后語重心長的和學妹說一定要選擇自己感興趣并且實用性比較高的考試的時候;亦或是在自己有點小小緊張做presentation和學弟學妹分享學習經驗的時候。不知不覺中,我已經開始學會獨立做出決定。在經歷過一次次失敗后,從最開始的傷心,到而后的失落,再到最后的堅強,坦然的面對自己的失敗,認真地細數著自己沒有做好的地方,然后狠狠的發誓下一次一定不能犯同樣的錯誤一定可以做的更好。可能只有在殘酷的現實中才能成長,就像黎明前的黑暗一樣。
和學不完的知識的同時出現的一定是同等豐富的課余生活。想想咱們學院最有創意的活動就是精品班會和班級形象大賽了。還記得那年冬天我們里面穿著厚厚的毛衣外面只套著短袖款式的班服的奇怪模樣,還記得當時所有女生聚集在寢室過道畫著海報寫著自報的壯觀場面,還記得請每個參與的人在海報上簽名的完美創意。而今,天天做夢都能背出的小品臺詞已經忘了內容。而我們的角色也從參與者變成了旁觀者,看著學弟學妹認真地到每個寢室宣傳精班的熱情勁不禁想起了曾經的我們。那些美好的瞬間被定格在了洋溢著一張張笑臉的照片上,也被定格在了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那些個曾經為了留下最美麗的回憶不遺余力不知疲倦準備的我們。
每次寒暑假回家,和朋友還有老師討論最多的就是我的大學生活。和老師聊天時他們問起大學四六級過了沒呀,我會很自豪的和他們說我在大一就都通過了。而與朋友聊天時,又非常慶幸自己選擇了這個專業。可以不用和天天起早摸黑的去大教室占前排的座位,可以不用出國也享受到全英文教學,甚至一位朋友舅舅的簡歷都是我幫忙翻譯的。如果說國際學院帶給我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我會說是自豪感。不是自傲,不是自大,而是自豪與自信。聽著老師講國際學院的歷史,講著在學院成立的初期時的師哥師姐是多么的努力想要證明給全校人看我們學院的實力。聽著一平學長楊梓學姐的故事,總覺得自己也應該并且能夠像他們一樣出色。這三年,不僅僅是我在變化,同樣在變得也有我們的學院。在我考試完準備回家的時候會發現10、11屆的孩子們還有一個小學期。在我交了會原助教申請表后發現居然還有一個面試選拔。在和學弟學妹討論老師的時候發現他們的外教和我們的外教并不是同一個人。
時間匆匆流逝,卻留下了深深的烙印。當我們再回顧往昔時,會發現原來有如此多的不同又有如此多得相似。其實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變的是我們越來越成熟的心態,變的是我們學院越來越完善的制度,不變的對大學生涯的記憶,對學院的感恩。是呀,在這個地方,我們遇到了一輩子的朋友,我們擁有一段不悔的學生時代。十年了,國際十年。又一個十年之后,在我們都進入而立之年時,回到這個朝夕相處的地方,你又是什么樣子呢?
09國會4班 陳瑜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