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雙語教學經驗之談 論國際學院發展之道
——記2006年國際學院教學工作暨教育思想研討會
根據《關于在全校開展教育思想大討論活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院實際,2006年11月5日我院教學工作暨教育思想研討會在生機昂然的象山公園隆重召開。參加本次大會的有主管國際學院工作的校領導、教務處領導、各相關專業學院的領導及在我院授課的教師代表、國際學院領導及教學管理人員共30余人。大會由王耀德副院長主持。
校長助理盧福財教授首先在發言中說,學校招生計劃做結構性調整后,國際學院的三個專業屬擴招專業,國際學院因此面臨的壓力是明顯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師資隊伍建設。希望各位任課教師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深入思考國際化教學理念和方法,逐漸提高雙語教學水平。
接著,國際學院蔣經法院長總結了學院幾年來的辦學特色、辦學理念。第一,本科生完成優秀的英文畢業論文是國際化教育的特點之一,我院在此方面的嘗試取得了初步的經驗并處在不斷的探索中。第二,國際學院的教學特色跟國內其他相關專業相比有很大區別,蔣院長尤其對目前國內講授的金融知識與國際上講授的金融知識存在巨大差距的現象做了分析。第三,強調國際學院的目標是培養處理跨國業務的國際化人才。第四,倡導學生”走進課堂,做學習的主人”。
校督導組成員張吉儒老師憑借對我院的深入調查與了解,就我院雙語教學現狀表達了自己深刻的考慮與分析。他認為雙語教學不應陷入“用兩種語言講專業課程”的誤區,提出年輕教師培養、學校政策支持等方面的迫切要求。[詳細]
科研處處長嚴武教授對我院首屆畢業生取得的可喜成績表達了他的欣慰和高興,建議學校對國際化辦學應有更細致的計劃,學院應大力抓學生實習環節,并加大對教師雙語教學的考察力度。[詳細]
經濟學院王小平院長闡釋了教育國際化的含義并分析了我校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狀況,強調要注重培養實務型人才,倡導以實踐為導向的課堂教學。在國際學院經濟學課程設置上,建議增加中級宏、微觀經濟學課程,以滿足同學們出國攻讀碩士或其他形式深造的需要。[詳細]
國貿學院院長黃建軍教授以他在國際學院任教的經歷以及多年的教學經驗,著重向各位老師強調了一個觀念: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首先應該準確定位人才培養目標,然后再“因材施教”。黃院長對學生以實習內容為題材撰寫實踐類畢業論文的做法表示充分認可。[詳細]
各位老師紛紛發言,交流在國際學院的教學經驗和疑惑,并對教學方法的改進提出了具體建議。[伍紅老師發言]
最后教務處副處長蔡升桂老師從培養學生IQ和EQ等方面對什么才是真正的好老師作了界定,就學生禮儀知識教育、師資培訓、教學要求規范化、雙語教學質量認定等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詳細]
四個多小時的研討會在熱烈的氣氛中進行,與會人員分享我校國際化教育經驗的同時,更感到了任重而道遠。作為江財國際化教育的排頭兵,國際學院將教育思想研討貫穿于學院各項工作中。這也必將持續推動我院教學改革,實現我校國際化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