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13 09:22:03
來源:融媒體投稿系統
【編者按】立德樹人,思政先行。近期,學校遴選出了一批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典型人物。在2025年教師節來臨之際,學校新聞網推出【思政引領】欄目,聚焦他們的鮮活事跡、推廣經驗,營造濃厚育人氛圍,展現江財思政力量,激勵共育時代新人。
鄧婷,女,中共黨員,講師,現任設計與藝術學院學生工作辦公室主任,本科生第二黨支部書記。2016年6月入校工作以來,積極探索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守好責任田,擔好育人責。個人先后榮獲江西省第七屆黨的基本知識競賽高校教師組團體一等獎、優秀選手,江西省首屆黨務技能大賽“黨員教育”項目二等獎,江西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個人等省級獎勵;校優秀黨務工作者、輔導員年度人物、就業先進個人、優秀教師團干、優秀工會工作者、巾幗標兵崗等校級獎勵十余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鄧婷作為新時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緊緊圍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堅定不移把立德樹人作為工作的根本遵循。她深知唯有將個人的遠大目標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聯系在一起,唯有將個人夢寓于中國夢之中,方能真正展示新時代思政工作者的使命擔當。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始終秉承這樣的信念,仰望星空,用“真心”引領自己的工作理念,腳踏實地,用“恒心”踐行自己的工作職責。
堅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根基
她始終以絕對忠誠筑牢政治底色,將“講政治”融入思想血脈、化為行動自覺。堅持常態化開展理論學習,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悟”中夯實理論根基,切實將科學理論轉化為武裝頭腦的思想武器、指導實踐的行動指南。她在師德師風建設中樹標桿、在思政育人一線當排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工作,以“大思政課”思維引導學生錨定“強國一代”坐標,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總開關”教育貫穿于課程思政全過程,不斷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入腦入心,創新發展。
緊貼專業特色,打造黨建品牌
她緊密結合工作實際,以學院“藝馬當先”黨建思政品牌為核心引擎,充分挖掘優質思政教育資源,樹立“陣地意識”和“大思政思維”。著力打造“藝馬思政文化園”,推進黨的建設、思政教學、愛國主義教育一體化,實現思政教育陣地從空間封閉向時空開放的轉變,從抽象的語言描述到平面靜態、立體動態展示的轉變。以黨建陣地建設,營造紅色氛圍和良好學風,增強師生認同感、責任感和歸屬感,推動黨建與思政工作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融合”躍升。
她結合學院專業特色,將黨建活力轉化為專業實踐動力,打造“學生工作室黨支部”雙融雙促的特色樣本,進一步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支部以“產教融合”為路徑,在全國性專業賽事中屢創佳績,近三年累計獲得各類大賽獎金超800萬元;以“重大項目”為平臺,參與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創意手繪長卷《絲路行旅圖》共創、杭州亞運會官方海報設計及開幕式AR天幕制作等重大活動;以“鄉村振興”為使命,為吉水縣、井岡山市等地農產品設計品牌包裝,相關案例入選“學習強國”全國高校設計賦能鄉村振興創新案例。
執著平凡崗位,行事踏實穩健
面對繁雜的學生事務,她堅持“因勢而化抓關鍵、因時而進破難點、因勢而新創亮點”,將黨的教育方針轉化為可操作、能落地的育人舉措。她以“全天候守護者”的姿態融入學生成長,常態化開展寢室走訪,以“蹲下來”的姿態傾聽心聲,用“嘮家常”的方式了解需求,無論是節假日留校學生的暖心慰問,還是畢業季就業指導的一對一幫扶,她始終“把工作裝在腦里、記在心里、抓在手里”,以“日拱一卒”的堅持將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用“時時放心不下”的牽掛守護學生身心健康,成為學生心底最踏實的依靠。
?結合工作實際,提升服務水平
秉承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的理念,她苦練“內功”,持續“充電”,謹記學生工作的特殊性與重要性,時刻保持學習的熱情,扎實理論基礎,緊跟黨的步伐,積極參與實踐,完善自身在工作中的不足,探索教育方式方法上的多樣化,參加交流學習,聽取學生意見,汲取學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寶貴經驗。
她積極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的現代轉化,充分發揮“三微一端”的網絡傳播力和廣泛影響力,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積極參加全省、全校的骨干培訓班,參加各類競賽,以賽促學,2024年3月代表省委教育工委參加“全省組織系統大比武”順利完成任務,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及江西省高校黨建研究項目并順利結項。同時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規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照自身,沉下心來思考、學習、提煉、創新。
春雨潤物無聲,立德樹人有恒。鄧婷同志將繼續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平凡境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責任擔當,做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航燈”,當學生成才途中的“助推器”,做學生成功路上的“守護者”,為學生的人生航程注入溫暖,為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圖文/設計與藝術學院 編輯/張欣媛 審核/一審 姜瑩 二審 趙旻 終審 成亞林)